聚焦癌症筛查前沿 共筑健康防护屏障
在充满创新与活力的深圳,第三届广东省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学术大会暨广东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培训班于6月20-21日线上线下同步召开。本次会议由广东省癌症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承办,早筛网协办。大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225名专家学者、业界代表和青年学子线下参会,3200余人线上观看,共同探讨癌症筛查领域的最新进展、挑战与未来趋势。
群贤毕至,共襄盛举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刘运泳主任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昌盛副院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癌症中心)韦玮院长助理出席并致欢迎辞。大会还荣幸邀请到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王立斌二级调研员、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医疗爱卫处张亚飞二级调研员发表致辞,他们均强调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开展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是现阶段癌症防治最有效的手段,因此需要大力的推广和深入的科学研究。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加强学术交流,推动癌症筛查模式和技术创新,增加筛查的覆盖面,推动全省癌症筛查工作迈向新台阶。
思想盛宴,洞见前沿
本次会议邀请了13名国内外专家展开高水平大会报告,前沿热点、亮点奔涌。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凯教授以“癌症早诊门诊设置和问题思考”为题,解读了国家政策的指引方向和目标,分析了癌症早诊门诊在解决癌症筛查领域痛点和难点方面的建设性作用和具体建议。
前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高级研究员Allan Hildesheim和刘智伟研究员分别以“EBV筛查与疫苗接种预防鼻咽癌(NPC):科学现状综述”及“保护性EBV病毒抗体与鼻咽癌的关系”为题深入探讨了鼻咽癌筛查的优化措施及疫苗预防鼻咽癌的可能性,为鼻咽癌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林伟棋助理院长、中山市人民医院中山市肿瘤研究所季明芳副所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曹素梅教授分别以“血浆EBV DNA在鼻咽癌筛查的应用”、“P85的人群筛查效果评价”、“鼻咽癌新筛查指标的多中心评价”为题展开系列报告。他们共同聚焦我省高发肿瘤鼻咽癌的新筛查指标,分享了最新成果和证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文庆教授则聚焦我国北方地区长期高发癌症,阐述了我国上消化道癌精准防控的进展与挑战。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癌症工程中心Gary Royle主任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胡明星副院长分别以“肿瘤数据学”、“针对人工智能和医疗数据的国际监管与合作及英国经验分享”为题,阐述了在人工智能爆发的大背景下,肿瘤数据等医学研究引入人工智能的实践成果。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治疗科黄志超博士在会上通过案例分析,分享在临床上加入人工智能决策的实践经验,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具象化应用。而来自Gene Solutions的Ida Deleskog Lindstroem 博士展示的多癌种早期检测技术,也是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新技术。
大会还邀请了我国癌症筛查工作先进的兄弟省份专家包括河北省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贺宇彤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防治科杜灵彬主任。分别分享了河北省重点人群肺癌筛查项目实践及思考、浙江省以人群为基础的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实施经验。也为我省制定癌症筛查措施提供了实践参考。
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本次会议就开设癌症早诊门诊的意义及实施策略问题组织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成员以及特邀嘉宾举办专家研讨会。同时还讨论了癌症筛查科普读物的编辑和优化策略。
会议还表彰了在2024-2025年广东省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做出突出贡献的15个单位及7个个人。
此外,本次会议开设了“癌症早诊门诊设置规范与设想”与“鼻咽癌新筛查技术探讨”两个主题论坛,邀请多名专家进行现场精彩对话。
颁奖仪式
本次会议为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领域的全省学者、从业人员构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学术创新思想的碰撞、前沿成果的分享与实质性合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