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法同行、典亮未来”
为进一步推进中心法治建设工作,增强全体员工法律意识,助力合法规范行医,6月3日下午,中心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医法同行、典亮未来”的普法知识讲座。中心支部书记、科/区护长,职能部门中层干部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中心党委书记武少新在致辞中表示,医疗机构开展普法工作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实践,《民法典》《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及完善,不仅为化解相关纠纷矛盾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更提醒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并使之贯穿整个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积极推动构建法治化、规范化的医疗生态。未来,中心将通过组织法律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剖析等多种举措,帮助全体员工树牢“法律红线不可越”的规范意识与行为自觉,进一步提升依法办医、依法执医的能力素养,强化医疗风险的防范能力,凝聚医患携手同行的共识。
本次讲座特邀了两位法律专业领域的专家——中心常年法律顾问符忠律师和中大法学院廖艳嫔副教授,共同为本次讲座提供专业的讲授和指导。
符忠律师在题为“从《民法典》角度简析医疗核心制度的实施——兼谈健康促进法公益性的保障”的报告中,重点围绕执医执法合规、医患纠纷处理以及患者隐私保护等方面,结合《民法典》《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条文和实际案例,进行了案例分析。他指出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是医疗安全的保障,应重视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合规审查。这些内容紧密贴合日常医疗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于规范医疗行为、防范法律风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廖艳嫔副教授向大家作了题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民法典》解读--合同与个人信息的立法与案例”报告分享。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贯穿引领,深入解读了《民法典》合同编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的立法要义,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解析这些法律规定在实际中的应用。不仅拓宽了大家的法律视野,也为今后在医疗工作中更好地运用《民法典》开展医疗科研工作,保障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提供了帮助。
会议还特设提问交流环节,现场参会代表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与困惑向两位专家积极提问请教、交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会议最后,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林娟霞作会议总结。她表示,“医法同行”是规范医疗行为的基石,“典亮未来”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愿景。希望各位同事能将今天讲座的学习转化为工作实践动能,将《民法典》《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法律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以法律思维、法律方式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共同为法治中国、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来源:中心办、审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