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绽放——我院护理团队在省外科年会上喜获数奖11月7日-10日,广东省护理学会外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广州军区总院举办。会上,我中心多位护理骨干获得奖项。 在护理青年教师小讲课比赛上,我院妇科韩远霞代表我院参赛,她从全省近90份教案与PPT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复赛。复赛中她图文并茂的PPT、精彩生动的授课展示,进入10强决赛,在外科护理年会决赛现场再次展现作为“中肿人”的风采,并…11-132018
- 11-132018
- 马骏教授团队绘制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毒性与安全性排行榜”,成果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BMJ》发表!最近10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临床试验如雨后春笋般在全世界广泛开展,产生了大量的高质量证据。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多种治疗模式,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联合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传统治疗展现出了强大的抗肿瘤疗效,为攻克癌症带来了曙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表达于肿瘤细胞和/或免疫细胞表面的具有负性调控作用的蛋白小分子(如PD-1, PD-L1, CTLA-4),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从而激活自身免疫产生独特的抗肿瘤的疗效。针对以上负性调控分子,多种免疫检查点…11-132018
- 马骏教授团队绘制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毒性与安全性排行榜”,成果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BMJ》发表!最近10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临床试验如雨后春笋般在全世界广泛开展,产生了大量的高质量证据。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多种治疗模式,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联合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传统治疗展现出了强大的抗肿瘤疗效,为攻克癌症带来了曙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表达于肿瘤细胞和/或免疫细胞表面的具有负性调控作用的蛋白小分子(如PD-1, PD-L1, CTLA-4),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从而激活自身免疫产生独特的抗肿瘤的疗效。针对以上负性调控分子,多种免疫检查点…11-132018
- 【人文中肿】儿童肿瘤科:搭建孩子心中的永生花园2018年11月3日下午,儿童肿瘤科医护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如期为肿瘤患儿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搭建孩子们心中的永生花园。永生花寄托孩子们的梦想,永久保存。 永生花的花语是“永不凋谢的爱”,也暗喻守护爱情,亲情,或友情。在茫茫人海中,总能找到守护的那个人,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让爱情、亲情、友情永恒。儿童肿瘤科的医护人员们和患儿们一起制作的…11-122018
- 【人文中肿】儿童肿瘤科:搭建孩子心中的永生花园2018年11月3日下午,儿童肿瘤科医护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如期为肿瘤患儿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搭建孩子们心中的永生花园。永生花寄托孩子们的梦想,永久保存。 永生花的花语是“永不凋谢的爱”,也暗喻守护爱情,亲情,或友情。在茫茫人海中,总能找到守护的那个人,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让爱情、亲情、友情永恒。儿童肿瘤科的医护人员们和患儿…11-122018
-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五届全体委员会会议顺利召开2018年11月6日,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会换届大会暨第五届全体委员会会议在我中心国际会议厅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专家有广东省抗癌协会办公室主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党政办黄金娟主任,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现任主任委员顾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护理部覃惠英主任,主任委员辛明珠主任以及来自广东省内各医院的肿瘤护理专家的副主委、常委及委员近60名。 辛明珠主任首先对肿瘤护理专业第四届委员会的任期工作做了详细的总结汇报,从中可以看出肿瘤护理专委会在广东省防癌抗癌事业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卸任变…11-122018
- 2018医学前沿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广州顺利举行11月9-10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中心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中国工程院整合医学研究院承办的2018医学前沿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广州举行。本次会议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樊代明院士、王辰院士、程京院士、夏咸柱院士、周宏灏院士、徐建国院士、金力院士、卞修武院士,以及近20名国内外生物医学界的顶尖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分子诊断前沿技术发展主题进行学术分享,现场参会人员逾1000人。 大会现场…11-122018
- 2018医学前沿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11月9-10日,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中心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芯片分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中国工程院整合医学研究院承办的2018医学前沿论坛暨第九届中国分子诊断技术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樊代明院士、王辰院士、程京院士、夏咸柱院士、周宏灏院士、徐建国院士、金力院士、卞修武院士,以及近20名国内外生物医学界的顶尖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分子诊断前沿技术发展主题进行学术分享,现场参会人员逾1000人。 大会现场 开幕式由大会…11-122018
- 人力资源管理处关于2018年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和青年杰出医学人才推荐名单的公示附件下载:人力资源管理处关于2018年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和青年杰出医学人才推荐名单的公示11-092018
- 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临床研究是医学研究永恒的主题,高质量临床研究的结果是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循证医学证据,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非常重要。临床研究相关方法学在临床研究/药物临床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医科课程体系的建设,紧跟临床研究发展的趋势,2018年11月1日,“临床流行病学/DME教研室(简称DME教研室)”主任洪明晃教授组织召开了《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建设研讨会,邀请资深教授、青年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参会讨论,共商课程建设及教学等事项,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研究方法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参加此次研讨会…11-072018
- 2018中肿脊柱转移瘤高峰论坛召开11月1日-2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骨与软组织科承办的“2018中肿脊柱转移瘤高峰论坛”在羊城广州召开。 大会分为两部分,分别为“2018中肿脊柱转移瘤病例讨论会”和“2018中肿脊柱转移瘤专题讲座会”。在开幕式上,大会执行主席、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主任王晋教授表示,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海内外的专家教授莅临指导,本次会议以“脊柱转移瘤的诊治”为主题…11-062018
- 2018中肿脊柱转移瘤高峰论坛召开11月1日-2日,由广东省抗癌协会、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骨与软组织科承办的“2018中肿脊柱转移瘤高峰论坛”在羊城广州召开。 大会分为两部分,分别为“2018中肿脊柱转移瘤病例讨论会”和“2018中肿脊柱转移瘤专题讲座会”。在开幕式上,大会执行主席、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主任王晋教授表示,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海内外的专家教授莅临指导,本次会议以“脊柱转移瘤的诊治”为主题…11-062018
- 第十三届儿童肿瘤学术研讨会_第三轮通知附件下载:第十三届儿童肿瘤学术研讨会_第三轮通知11-052018
- 肿瘤防治中心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10月30日、11月1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别召开党委会、院周会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中心党委武少新书记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心党政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总)支部书记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了4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深化改革开放。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高标准建设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要继续推进改革,抓好改革举措的协同配套、同向共进。…11-042018
- 大数据时代:徐瑞华团队构建组学数据库助力肿瘤信号通路研究近年来,肿瘤的研究与诊疗进入大数据时代,相关大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为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探索新的诊疗手段和实现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徐瑞华教授团队近年来着力于建设消化系统肿瘤的大数据平台,通过整合肿瘤临床信息、影像数据、生物样本库数据、高通量生物多组学的数据,系统地构建消化系统肿瘤大数据,并结合人工智能平台进行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该团队基于肿瘤大数据平台开展肿瘤临床诊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探索肿瘤的精准诊断、预后预测和耐药分子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Gut等一系列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最近,徐瑞华团队构建了蛋白…11-022018
- 大数据时代:徐瑞华团队构建组学数据库助力肿瘤信号通路研究近年来,肿瘤的研究与诊疗进入大数据时代,相关大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为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探索新的诊疗手段和实现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徐瑞华教授团队近年来着力于建设消化系统肿瘤的大数据平台,通过整合肿瘤临床信息、影像数据、生物样本库数据、高通量生物多组学的数据,系统地构建消化系统肿瘤大数据,并结合人工智能平台进行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该团队基于肿瘤大数据平台开展肿瘤临床诊疗的真实世界研究,探索肿瘤的精准诊断、预后预测和耐药分子机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Gut等一系列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最近,徐瑞华团队构建了蛋白…11-022018
- 肿瘤防治中心传达学习中山大学2018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11月1日,肿瘤防治中心召开学习贯彻落实中山大学2018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的专题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学习中山大学2018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对落实中心“三最一流”战略进行部署。肿瘤防治中心党政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总)支部书记出席会议。 会议现场 徐瑞华院长传达罗俊校长《聚力内涵发展 推进院系办校 共创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主题报告精神,武少新书记传达了陈春声书记《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确保学校事…11-022018
- 肿瘤重症医学专场首现中国肿瘤学大会2018年8月17-19日,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沈阳隆重召开。近两万名肿瘤医学界精英汇聚一堂,共襄盛举。大会围绕“肿瘤防治,赢在整合”的主题,聚焦肿瘤整合医疗、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前缘观点,就肿瘤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护理等领域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了广泛、前沿、热烈的交流和研讨,这是中国抗癌协会历史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中国肿瘤大会,肿瘤重症医学首次以专场形式参与这次盛会。 …11-022018
- 神经外科在“神外资讯”刊登手术新认识2018年8月26日,中国神经外科专业平台——神外资讯报道了我院神经外科陈忠平教授、牟永告主任,赛克副主任医师、张继医师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新认识,是对神经外科听瘤手术经典定位横窦、乙状窦的一个补充和完善,有极大的临床意义,得到了神经外科同行的高度赞誉。 传统桥小脑角区病变手术时,通过经经典的“星点”来定位横窦、乙状窦转角往往采用体表的骨性标志,但往往不能达到“目的”。近年,尽管有神经外科专家通过术前颅骨3D成像技术来确定横窦、乙状窦的转角。但…10-302018
- 全国肿瘤重症感染蓉城论剑2018年10月19-21日,四川成都,秋高气爽,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与四川省抗癌协会联合主办,第二届全国肿瘤重症感染临床诊治进展高峰论坛在蓉城顺利召开。 感染相关问题是ICU永恒的主题,对于肿瘤重症患者尤其更是关键难点问题,在肿瘤专科医院,肿瘤重症医学人更是责无旁贷担负起重症感染诊治的重担。为进一步规范肿瘤重症患者感染的临床诊治水平,提高肿瘤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确保医疗安全,论坛以“多学科协作,共抗肿瘤重症感染”为主题,讨论了肿瘤相关感染的评估与诊断、 肿瘤MDT应对围治…10-302018
- 中心骨与软组织肿瘤MDT团队多名专家当选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和常委金秋十月,群英荟萃,2018年10月20 -21日第三届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新进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人卫酒店盛大开幕,来自国内外的22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并成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 大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致开幕辞。随后经大会选举,来自医科院肿瘤医院骨科的于胜吉主任当选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我中心骨与软组织肿瘤MDT团队——骨与软组织科王晋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张星教授、病理科张惠忠教授和放疗科卢丽霞教授当选常委,骨与…10-292018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19年招聘启事一、2019年招聘岗位 备注: 1、应聘医教研岗位者必须为国内外重点知名高校应届博士毕业生,第一学历必须为知名高校全日制本科。临床医学八年制博士不受招聘岗位专业要求限制。 2、出站博士后及非应届博士生需达到中山大学调入或引进标准。 3、业绩突出、发展潜力大、专业对口的优秀博士毕业生或博…10-292018
- 中心骨与软组织肿瘤MDT团队多名专家当选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和常委金秋十月,群英荟萃,2018年10月20 -21日第三届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新进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人卫酒店盛大开幕,来自国内外的22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并成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 大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致开幕辞。随后经大会选举,来自医科院肿瘤医院骨科的于胜吉主任当选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我中心骨与软组织肿瘤MDT团队——骨与软组织科王晋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张星教授、病理科张惠忠教授和…10-292018
- 我科王晋主任当选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金秋十月,群英荟萃,2018年10月20 -21日,以“合作、共赢、创新、规范”为主题、由国家癌症中心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北京肿瘤学会和《中华肿瘤杂志》编辑部协办的第三届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新进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人卫酒店盛大开幕,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共议学科热点,共飨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的学术盛宴。经投票选举,我科王晋主任当选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与软组织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科唐清连和朱…10-252018
- 肿瘤防治中心第十二届研究生会完成换届秋风送爽, 10月16日下午,肿瘤防治中心2017-2018年度研会工作总结以及2018年度研会成员换届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换届活动以“以青春之名,赴研会之约”为主题,同时邀请了中心党委副书记彭望清书记,科教处张晓薇处长以及历届中心研会的成员们出席本次换届活动。 彭书记首先致辞,他指出,研究生会不仅仅起到促进同学间交流与联系,上传下达相关信息的作用,更是我院与兄弟医院之间以及我院与中山大学其他学院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学生会也是服务同学的团体,他勉励同学们在不断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忘服务…10-242018
- [中国镇痛周]说出您的疼痛,您我共同进步IASP自2004年始将每年10月第三个星期一定为“世界镇痛日”,自此,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将每年世界疼痛日之后的一周定为“中国镇痛周”,并依据相应主题进行一系列活动推广,在提升医务人员对疼痛镇痛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人们对疼痛的认识以及对及时防治疼痛的必要性的科学意识。 癌痛是指当患者诊断为癌症以后所有的疼痛体验,疼痛评估和诊治一直以来是我院肿瘤患者全程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今年的“中国镇痛周”,即10月15日至19日来临之际,广东…10-242018
- 神经外科张继医生发明新型腰大池引流装置腰穿置管引流是神经内外科常用的一种用于引流脑脊液从而降低颅内压、治疗颅内感染等的方法。 此前临床有对腰大池引流装置的各种设计,例如调节高度,调节三通引流装置来保证匀速引流。然而,该种调节方法使引流液引出速度不易控制,几乎不可能达到临床所需要的每日匀速引流总量,难以达到预期引流效果。此外,脑脊液流入引流袋内引流液量记录的精准度仍有改进空间,三通引流装置亦非完全密闭。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神经外科张继医生在科主任牟永告教授的指导下研发了一种可控速控量的腰大池引流装置来满足临床需求,并成功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10-242018
- 10-242018
- 脑转移瘤会诊中心揭牌仪式暨会诊活动在我中心顺利举行2018年10月10号,脑转移瘤会诊中心揭牌仪式暨会诊活动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举行。脑转移瘤会诊中心是以神经外科牟永告主任及内科陈丽昆教授为召集人,由我院神经外科、内科、放疗科、胸外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和生物治疗科共8个科室的专家教授组成。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脑转移瘤会诊中心揭牌仪式由神经外科牟永告主任担任会议主持。牟永告主任总结了自2000年7月陈忠平主任创建中肿神经外科以来,全科400多例脑转移瘤患者的病情以及术后生存率等数据。他指出,神经外科及相关专科一直以来均不遗余力诊治脑转移瘤患者,目前尚缺…10-23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