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下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联合举办2025年第2期临床药学沙龙活动,也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药学部教职工党支部黄红兵书记到甘肿交流工作的第一次两地联合沙龙。
本次沙龙活动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药学部刘韬主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药学部教职工党支部黄红兵书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药学部冯晶副主任的精彩致辞中拉开帷幕。
01
多柔比星脂质体致严重手足综合征的管理
第一位汇报的学员是来自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的范春玲药师,她分享了一例多柔比星脂质体致严重手足综合征的病例,通过对抗肿瘤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分析、发生严重手足综合征的原因剖析,以及介绍了淋巴瘤合并HBV感染患者的管理,强调多学科协作优化治疗策略,同时兼顾抗肿瘤疗效与并发症防控。
02
高龄患者术后房颤合并肝损的监护
第二位汇报的学员是来自惠州市中大惠亚医院的余文惠药师,她分享了一例高龄患者术后房颤合并肝功能异常的典型案例。通过系统分析患者复杂病史与围术期并发症的关联性,汇报深入探讨了药物性肝损伤的潜在机制,并基于循证医学提出了个体化用药调整方案及系统化监护策略,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在围术期多学科诊疗中的药学思维与专业价值。
03
肿瘤治疗后发生雷诺氏综合征的原因与治疗
第三位汇报的学员是来自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的侯树静药师,她分享了一例鼻咽癌肿瘤治疗后发生雷诺氏综合征的病例。患者在化疗与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雷诺现象,汇报结合患者情况深入剖析了雷诺现象的潜在诱因,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拓宽了药师对罕见不良反应的认知边界。
04
肠癌肝转移继发肝损伤的管理策略
第四位汇报的学员是来自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张思婉药师,她分享的是一例肠癌肝转移继发肝损伤患者的管理策略,针对介入引流难以缓解的高胆红素血症,提出全身化疗需平衡肝损伤风险与抗肿瘤疗效的核心原则。通过减量周疗方案(FOLFOX)的阶梯式剂量调整及血药浓度监测实现精准治疗,同时强调护肝药物应严格遵循指南避免多药叠加,并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完善个体化诊疗路径,充分体现动态评估与循证决策在复杂病例中的临床价值。
05
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选择
第五位汇报的学员是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抗陈晓珊药师,她分享了一例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如何药物选择的病例。患者多线耐药、高侵袭性、耐受性差、肿瘤负荷高、吞咽困难伴血糖升高,药师详细整理了三线治疗的可选方案,白细胞升高时利妥昔单抗的输注风险和处理以及吞咽困难伴激素相关高血糖的管理策略。
0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伴胰腺损伤风险的用药选择与监护
第六位汇报的学员是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郑卓玲药师,她分享了一例DLBCL患者伴胰腺损伤风险的用药选择与监护,主要介绍了胰腺病灶肿大的DLBCL患者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如何选择化疗药物,避免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损伤。
07
晚期卵巢癌化疗致IV°骨髓抑制的治疗探讨
第七位汇报的学员是来自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魏媛怡药师,她分享了一例铂耐药复发卵巢癌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后线治疗案例,重点探讨了化疗方案的选择及IV度骨髓抑制后升板方案的调整策略,为临床药师处理类似复杂病例提供了实用参考。
本次药学沙龙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形式,病例汇报精彩纷呈,聚焦临床热点,潘莹老师、魏雪老师、房财富老师、梁蔚婷老师、李晓燕老师、刘澍老师对本次汇报进行了点评,对各位学员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药学部刘韬主任、陈卓佳副主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药学部教职工党支部黄红兵书记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药学部冯晶副主任充分肯定了本次药学沙龙的主题和形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药学部教职工党支部黄红兵书记还提出了中肿药学专科发展和管理经验与甘肿融合的工作和展望。
本次沙龙由基地的6位学员及1位甘肿临床药师为大家分享7个精彩的病例。两院临床药师以病例研讨为纽带,通过深度解析与跨学科协作,不仅实现了临床经验的精准共享,更在循证药学实践中激发出创新思维,为临床药学服务的优化与学科发展开拓了崭新路径,对彼此今后的深度合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梁蔚婷 张思婉
微信编辑:潘 莹
审核/陈卓佳 审核发布/刘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