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支部风采】综合科党支部:打造抗“疫”路上的“精神加油站”
           抗疫期间,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怎么开?来看看这个党支部的做法~       2020年3月25日、4月19日、4月23日晚,综合科党支部利用“钉钉”平台,召开了三场特殊的线上组织生活会,支部全体党员以及一名发展对象参加。        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际,综合科党支部于3月25日晚召开了第一次线上支部大会,党员们一起回顾党中央、国务院在防控疫情方面所做的努力。环顾全球,也只有我们国家有这个魄力与担当做出“封城”、全员免费治疗和免费隔离的决定,体现了“人民生命健康至上”的理念。实践证明这是最有效的方法,经过近两个月的防控,我国的疫情基本得以控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04-28
    2020
  • 欢迎英雄回家——致敬最美逆行者
           花开燕归来,赤子平安返。随着湖北武汉以及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稳步好转,全国各地援鄂医务人员圆满完成各项医疗救治任务分批撤离。4月8号,武汉解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援鄂医疗队在武汉人民的热烈欢送下终于踏上了返程。4月22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援鄂医疗队的16名成员终于结束了在江门的14天的集中医学观察,顺利返回羊城。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医务处处长韦玮和护理部主任覃惠英凌晨5点多启程前往江门迎接医疗队员回家        7时整,英雄们踏上了回家的路,尽管返程漫漫,但队员们的心情却像春天一样明媚雀跃,笑容堆积在脸上,好不欢喜。等待他们的是与家人的重逢团聚,是同事们的感动与
    04-24
    2020
  • 用周到的爱,让无声的世界不再冰冷
    摘要:让初心始终火热,让使命始终发光       2020年的春节前,一位特别的贵州患者住进了中肿放疗一区。说他特别,是因为他和妻子都是聋哑人,沟通各方面有各种不便。       58岁的廖叔因患鼻咽癌,春节前从贵州省来到中肿就诊,经放疗科第一党支部书记韩非教授详细地检查诊断,廖叔在中肿放疗一区接受放化疗。无声的世界里看病难       尽管很多地区对聋哑人已经基本实现扫盲,通过文字可以实现基本的沟通。然而,如果是关于病情的深入沟通,因为牵扯到专业词语的表达和理解问题,医生和患者之间几乎做不到完全交流。       也正因为这样,现在很多聋哑人如果得了小病就不愿意去医院,一方面,他们
    04-10
    2020
  • 周建华团队在乳腺癌超声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2020年3月6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科周建华教授团队的研究“深度学习超声影像组学预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术前准确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患者腋窝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前哨淋巴结活检是目前临床上判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主要方法。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为≤2个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而≥3个阳性前哨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则需进一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然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耗时较长,增加患者手术风险,同时存在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04-02
    2020
  • 国内最长航线,中肿最长牵挂
      “云哥、蕊姐”启程援疆   春分新雨后,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式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式不断巩固和拓展,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时,中肿新一批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启程援疆!   根据中山大学统一部署安排,3月25日上午,徐瑞华院长、武少新书记、孙颖副院长及相关科室主任为我中心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专家送行,我中心增派2020年“组团式”援疆医疗专家:肝脏外科专业郑云、头颈放疗专业孙蕊两位副主任医师正式启程援疆,为丝路明珠喀什带去一缕广州明媚的春光。         出行前,中心举行了简短的援疆干部座谈
    03-30
    2020
  • 国内最长航线,中肿最长牵挂
      “云哥、蕊姐”启程援疆   春分新雨后,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式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式不断巩固和拓展,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时,中肿新一批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启程援疆!   根据中山大学统一部署安排,3月25日上午,徐瑞华院长、武少新书记、孙颖副院长及相关科室主任为我中心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专家送行,我中心增派2020年“组团式”援疆医疗专家:肝脏外科专业郑云、头颈放疗专业孙蕊两位副主任医师正式启程援疆,为丝路明珠喀什带去一缕广州明媚的春光。         出行前,中心举行了简短的援疆干部座谈
    03-30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