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赵明教授课题组对晚期肝癌靶免联合的机制及耐药后治疗提出新探索
      近年来,不可切除肝癌(简称uHCC)的重要的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取得明显进步,系统治疗方案也在不断丰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免联合治疗,为患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贝伐单抗联合阿替利珠单抗(A+T)以及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K+L“可乐”组合)都显著延长了uHCC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部分患者因药物耐受、应用禁忌症、静脉注射风险及经济条件等因素,无法接受靶免联合治疗中的免疫治疗环节,单用靶向药物治疗的肿瘤反应程度有限。因此,深入研究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在肿瘤微环境(简称TME)中的机制,并从中寻找可替代免疫治疗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目前,针对uHCC的多
    07-06
    2021
  • 胆胰肿瘤与黄疸的那些事
      很多胆胰肿瘤患者是因为黄疸才来医院就诊,那么,为何胆胰肿瘤病人会出现黄疸呢?   首先,得明白黄疸的概念和胆胰的解剖。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的胆红素升高,致使巩膜、皮肤及黏膜变得发黄,体现在我们身上的症状就是眼黄、全身皮肤黄。血液里衰老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逐步降解成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在肝脏中形成直接胆红素,然后直接胆红素被排入胆汁,通过胆道排入肠道,通过粪便和尿液排泄,形成尿液的黄色和粪便的褐色。因此,急性溶血、肝功能异常、胆道阻塞都可以引起黄疸,出现黄疸症状。 胆道是肝脏分泌的胆汁的排泄通道,胰腺的主胰管是胰腺分泌的胰液的排泄通道,胆道与胰腺及胰管有着密切的联系。胆总管
    06-25
    2021
  •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该怎么办?
     随着体检肝胆超声检查的普及,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胆囊息肉,全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胆囊黏膜壁上的赘生物。胆囊息肉多是体检查肝胆B超时发现,少部分患者因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胆囊息肉很常见,在整体人群中的发病率大于5%。   【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胆囊息肉主要分两个类型,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大多数胆囊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主要为胆固醇性息肉,没有恶变倾向,无症状可不处理。肿瘤性息肉最常见为胆囊腺瘤,有恶变倾向,需要积极处理。   既然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那如何区分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目前的肝胆超声并不能准确的判断胆囊息肉的类型。如果存在以下特征,考虑胆囊
    06-17
    2021
  • 胰胆肿瘤化疗常见副作用以及处理小建议
    胰腺胆道肿瘤患者诊断时常常处于晚期。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不过化疗常常有一些副作用。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副作用以及应对措施: 1毛发脱落 掉发通常会在治疗的2-3星期或是两次疗程后发生,毛发可能会渐渐脱落或一次一整撮地掉落,若发生严重掉发时,可以考虑先将头发剃除,避免因大量脱发而产生的恐慌感。毛发脱落并不限于头部,也可能发生在身体任何有毛发的部位。  应对方式: 1)掉发期间使用宽齿的梳子梳理头发,吹发时避免吹风机温度过高。 2)提前调适心情,让光头的状态能够更自在。 3)事先准备假发、头巾、帽子。 4)头发再生或没头发时,可能感到头皮干痒,可使用较润肤的洗发剂,或是使用乳液按摩保养
    06-02
    2021
  • 身体患胰腺癌的3个主要信号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治疗方法及其有限。80%患者诊断时已经处于晚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常常会取得很好的效果。3个症状可能是胰腺癌信号。 1、频繁腹痛如果你本来身体健康,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肚子疼,特别是吃了饭后疼痛加重。那你除了要检查肠胃,还应该查查胰腺。胰腺癌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腹痛,不管是胰腺哪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引起腹痛,比如说它的头部或尾部出现癌变,那么你的右上腹和左上腹就会疼痛。这些都可能是癌变信号,建议尽快查找病因。 2、食欲不振很多胰腺癌患者确诊前,因为食欲不振这个症状而当成胃病治疗。因为胰腺组织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同时还分泌胰岛素、胃动素等重要
    06-02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