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元云飞和李斌奎教授团队发现预测早期肝癌复发DNA甲基化标记物近年来,随着影像医学的进步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期肝癌被发现和诊断。早期肝癌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但仍约有一半病人手术后会出现复发。传统临床病理因素无法用于预测早期肝癌术后复发的风险。针对上述情况,元云飞教授和李斌奎教授团队牵头,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国内多个单位,利用全基因组甲基化芯片和焦磷酸测序技术,首次筛选出与早期肝癌复发风险相关的、发生异常 DNA 甲基化的3个新基因(SCAND3、SGIP1和PI3),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甲基化标签风险预测模型(MSEH),可以使68%的高危复发风险病人提前得到准确预警。该研究历05-172017
- 张福君教授带领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2017年ABSAnnualMeeting2017 ABS (American Brachytherapy Society) Annual Meeting于4月20日-22日在美国波士顿召开,本届会议主题是“近程治疗在多学科癌症治疗中的价值”。在我中心微创介入科副主任张福君教授的带领下,国内近30位专家参加。 会议开幕式前,应ABS大会主席Steven J. Frank教授的邀请,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粒子分会(CIBS)张福君主委代表中国粒子届参加20日上午的常务理事会,会上与各国专家一起讨论了近距离治疗的学科发展方向。对下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会上张福君教授代表中国专家对ABS主席Steven J. F04-282017
- 中心肝胆科陈敏山教授入选“广东医生”候选名单为展示广东医务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南方日报与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合作,携手寻找广东好医生,讲述医患好故事。 经过患者推荐、医院推荐、地市卫生计生部门推荐、专家初评,选出了40名“广东好医生”候选人。有“暖心”的儿科医生,有“拼命金刀”的外科医生,有仁心仁术的中医师,还有驻扎基层一线的乡村医生……我中心肝胆科陈敏山教授荣幸入选候选名单! 据悉,活动将于4月底,组织专家终评会,选出10位“广东好医生”、10位“04-112017
- 04-072017
- 03-102017
- 胃印戒细胞癌,效果未必差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胃外科 徐大志 什么样的胃癌效果最差? 很多人,甚至很多非专科的医生都会认为是胃印戒细胞癌。 实际上,胃印戒细胞癌只是胃癌的一种病理学类型,而非其生物学行为。顾名思义,在这一类胃癌中,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肿瘤细胞中充满了黏液,把细胞核挤向了细胞的一侧,使其外形酷似带有印章的戒指,故得其名。过去,有人把胃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及弥漫型胃癌相混淆,其实他们之间并不完全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特殊类型的胃癌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有报道认为胃印戒细胞癌占总体胃癌的比例甚至可以达到30%以上,比2000年之前大约增加了10倍。 由于很多晚期患者的类型尤其是所02-24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