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共建促合作,交流学习添活力 ——实验研究部师生第四党支部与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 共建活动
2023年12月12日,为增进党支部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密切合作与深度交流,实验研究部师生第四党支部与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开展了共建活动。
当天,在中山大学校友会办公室黄瑞敏主任的带领下,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一行来到中山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大学城实验室。在实验研究部贝锦新副主任的带领下,实验研究部师生第四党支部全体党员热情接待了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在参观过程中,贝锦新副主任详细介绍了大学城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科研设备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黄瑞敏主任及党员同志们对实验研究部的科研实力表达了高度认可。随后,双方团队走进会议室交流讨论,双方党支部支委分享了党支部建设的经验,并就未来进一步的合作方向进行了探讨。
黄瑞敏主任首先介绍了其团队成员,并简述了校友会办公室在校友工作事务、校友活动组织以及校友联络平台搭建方面的关键角色。黄主任分享了校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经验,特别强调了校友会与科研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更好地支持科研工作。她表示此次参观走进中山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的科研团队,也是为了让校友会团队和基金探索如何能更好地支持科研,表达了希望通过此次的参观交流学习,扩展视野,提升知识面,对未来的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支委刘晓老师表示,在百年校庆之际,校友会不仅在校友、企业等社会资源的衔接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还积极支持医院的科研成果转化与合作,以响应党和国家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政策的要求。校友会党支部同时希望实验室科研团队能开展一些医疗健康保健方面的科普讲座、论坛,旨在加深公众对科学的认识,提高科学素养,营造更加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加强科普宣传,推动科技文化的普及,促进科技和文化的融合,从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贝锦新副主任介绍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的情况和大学城的多个研究团队,中心近年科研成果颇丰,成果转化取得了很大突破,但仍然还具有很大的潜能,转化机制需要更多的改革创新。贝主任谈到希望成立一个与生命医药相关的联盟,通过联盟实现企业与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共同攻克科研难题,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推动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可以加强产学研合作在推动医学科研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贝主任也提到关于中山医学院学生的科研培养计划,通过科研培养计划本科生有机会更早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更多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为国家医学事业培养更多科研精英。双方团队就学生培养情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觉得可以总结学校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经验和问题,为今后的教育培养机制改革提供有利建议,更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贝主任表示,今后实验室团队开展组织一些校友会感兴趣的医学科普讲座、论坛等科普活动,增加双方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普及宣传科学知识。支委王丹老师介绍了实验研究部第四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强调了党建在科研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大家在热情的讨论交流后,双方团队一同在南基础实验楼门口进行了合影留念。
最后,为了深化支部党员对历史文化的认知认同,双方党支部成员一同参观了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广州黄埔军校旧址是党和国家的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重要地方,承载着光辉而崇高的历史,在这里,许多优秀的将领和革命先烈曾经历过严格的训练和实战考验,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用青春和生命矢志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通过参观展览馆等地,党员们亲身感受并深刻地领悟到勇于探索、忠诚革命、坚持信仰的重要性,并回顾了革命历史,感受了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黄埔军校的历史经验,也给党员们带来许多启示,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军队和先进的科技,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精神激励着大家勇往直前。这一过程不仅弘扬了革命传统,也激励了大家为科研事业和党建工作更加努力奋斗。
通过此次党支部共建活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师生第四党支部与校友会办公室及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的深化合作将为未来带来积极的影响。通过深入合作,双方将在科研、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为中山大学在医学科研和校友服务领域的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文/实验研究部师生第四党支部 周运鹤
编辑/肖莹
审核/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