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后肉瘤
2020-06-15
放疗后10年,出现肉瘤,是一个什么情况?
放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有些肿瘤甚至可通过放疗来达到治愈。放疗导致第二肿瘤(肉瘤)的产生不能忽视,但其发生率低。
什么是放疗后肉瘤?
放疗后肉瘤是良性或恶性骨、软组织或内脏肿瘤放疗后较长时间出现的肉瘤。 接受放疗的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肉瘤。从放疗到出现肉瘤的时间差异较大(4-40年,中位时间约为10年)。据统计,尤文肉瘤患儿接受放射治疗,20年后有5-10%的机会出现继发恶性肿瘤(7%为放疗后肉瘤)。
放疗后肉瘤的病因是哪些?
放疗的电离辐射导致DNA损失及产生自由基等致瘤因子,把正常细胞自我调控的功能打破了,原本的正常细胞从此变得不受管控,畸形生长,无节制地生长,从而恶变为肿瘤细胞。这个发病率与放射剂量、类型及强度有关。
放疗后肉瘤有哪些临床表现?
既往接受过放疗的部位出现疼痛时候应该警惕。这种疼痛通常是缓慢发生的,由间歇性到持续性的疼痛。如果疼痛时间较长,可能摸到包块。可以发生于任何骨骼部位。如果出现肺转移,可能有胸闷、胸痛和气短等不适。
放疗后肉瘤在影像学上有怎样的异常呢?
一般情况下,医生先让你去拍x光,x光片子可见到骨质不正常,看起来骨质被吃掉了一部分,用专业术语称来说是溶骨性骨质破坏。如果有必要,可能还需要做磁共振MRI检查,MRI可以更好地显示肿瘤的界限和肿块大小等。
放疗后肉瘤为恶性吗?
是的,一般为高度恶性肉瘤(骨肉瘤,多形性未分化肉瘤,纤维肉瘤,软骨肉瘤等)。
放疗后肉瘤怎么治疗才好?
治疗包括化疗及手术切除等。这种肿瘤的治疗效果较差,5年生存率约25-50%(不可手术部位预后更差)。
作者:唐清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