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转移瘤的微创治疗

2017-12-24


脊柱转移性肿瘤在临床中颇为常见,胸、腰椎最常见。脊柱转移性肿瘤多以进行性持续性加重的剧烈疼痛为首发症状。对于一般情况较差,难以耐受传统开放手术的患者可行微创手术来缓解症状。

近年来随着影像引导技术的进步,微创治疗手段逐渐成熟,并在转移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丰富了脊柱转移瘤的治疗体系。微创手术以其手术创伤小和疼痛缓解率高等优势被越来越多应用于骨转移瘤的治疗。下面就我科开展的常见脊柱转移瘤微创手术作简单介绍。

1.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 和后凸成形术(PKP)
PVP 是采用经皮穿刺经椎弓根途径的方法将骨水泥直接注射到病变椎体内,利用骨水泥重塑椎体形态,增强椎体的强度,使病变椎体维持或恢复稳定性,重塑椎体的生理功能。PKP 是在PVP的基础上采用球囊扩张来纠正后凸畸形的方法。该手术比PVP能较大程度地恢复骨折椎体的高度,利用经皮穿刺将一种可膨胀球囊置入塌陷的椎体, 通过球囊的扩张抬升终板,恢复椎体的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并在椎体内形成一个四周为骨壳的空腔,在较低压力下灌注高粘滞的骨水泥,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PVP及PKP主要适用于转移瘤破坏椎体引起局部剧烈疼痛和椎体病理性压缩骨折。PVP 和 PKP 在脊柱不稳定和镇痛方面的治疗较手术创伤小,效果确切,其安全性也被临床医生所认可,因此这两种手段作为脊柱转移瘤的姑息治疗方案被广泛应用。 

2.射频消融(RFA)联合椎体成形术
  利用RFA治疗椎体转移瘤是在影像设备(如DSA、CT等)引导下,利用骨穿刺针等介入器材,将射频电极针伸入肿瘤内部,通过高温造成肿瘤的凝固性坏死。RFA能迅速杀死良、恶性肿瘤细胞,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射频消融术是近年开展的肿瘤微创治疗新技术,已逐步用于治疗脊柱椎体肿瘤。射频消融能明显缓解脊柱转移瘤引起的疼痛,其适应证是对脊柱转移癌患者引起的疼痛进行姑息治疗。PKP与RFA 的联合使用可产生互补效应而显著增加治疗效果。

分享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