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强
刘强,1989年获南京大学生理学学士,之后赴美留学,先后于1997年、2000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理学博士(Ph.D.)、临床医学博士(M.D.)。2000年至2003年,于纽约西奈山医学中心担任临床住院医生。2003年,任职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肿瘤治疗的基础研究。2006年回国,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靶向治疗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等职。刘强教授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2023年)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项目(973)首席科学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分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肿瘤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肿瘤细胞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医学及生物工程院(AIMBE)Fellow、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杰出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国自然重点项目等基金项目,并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等科技奖励。围绕肿瘤靶向治疗的转化医学研究,先后在Nat Med、J Clin Oncol、Cell Res、Nat Commun、J Clin Invest、Cancer Cell、PNAS、Blood、Adv Sci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著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研究方向:刘强教授主要从事肿瘤靶向治疗的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1)肿瘤干细胞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基础;2)肿瘤干细胞周期信号网络与干预研究;3)身心行为与情绪的肿瘤神经免疫节律调节。
主持项目
1.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肿瘤干性靶标发现及其干预,2024-2028,1000万,学术带头人
2.基金委重点专项项目,个体精神压力重塑肿瘤干细胞微环境结构的跨层次信号模式调控机制,2023-2026,150万,项目负责人
3.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免疫分子及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控机制,2019-2023,847万,课题负责人
4.基金委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蛋白激酶AURKA核转位调控肿瘤干性的非经典机制及干预研究,2019-2023,241万,项目负责人
5.基金委重点项目,基于Aurora A激酶“一靶双点”的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新策略,2017-2021,280万,项目负责人
近五年5篇代表性论文:
1. Zhang W,…, Liu Q*. Aurora kinase A-mediated phosphorylation triggers structural alteration of Rab1A to enhance ER complexity during mitosis. Nat Struct Mol Biol. 2023. Accepted.
2. He B,…, Liu Q*. Cancer cell employs a microenvironmental neural signal trans-activating nucleus-mitochondria coordination to acquire stemness.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3. 8(1): p. 275.
3. Peng F,…, Liu Q*. Oncogenic AURKA-enhanced N 6-methyladenosine modification increases DROSHA mRNA stability to transactivate STC1 in breast cancer stem-like cells. Cell Res. 2021 Mar;31(3):345-361
4. Cui B,…, Liu Q*. Stress-induced epinephrine enhances lactate dehydrogenase A and promotes breast cancer stem-like cells. J Clin Invest. 2019 Mar 1;129(3):1030-1046.
5. Wen HJ,…, Liu Q*. Recurrent ECSIT V140A mutation triggers hyperinflammation and promotes hemophagocytic syndrome in 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 Nat Med. 2018, 24(2):15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