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第三届“淋巴水肿标准化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圆满落幕

2017-11-02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在这金秋十月,我们紧跟党的步伐,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秉着传播知识,惠民健康的理念,由广东省抗癌协会联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科举办的为期两天淋巴水肿标准化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在广州圆满落幕。

  国内外研究表明,乳腺癌手术后并发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30%-50%,妇科肿瘤患者治疗后继发性下肢水肿发生率约为28%-47%,其他黑色素瘤、阴经癌、阴囊癌等术后患者也长发生继发性下肢水肿,淋巴水肿的形成使患肢活动度受限,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麻木等不适反应,加重了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综合消肿治疗(CDT)作为一种新兴的淋巴水肿治疗方法,有效的改善了患者肿瘤术后继发淋巴水肿无处投医,混乱投医的局面,给患者提供优质、方便、安全的治疗。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学习班得到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在中心护理部覃惠英主任的指挥领导下,中心护理部吴剑辉副主任首先对学习班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当前护理前沿动态进行了介绍,对淋巴水肿标准化治疗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课程由中心护理部辛明珠副主任主持,首先邀请了中心肿瘤乳腺科主任谢小明主任,刘鹏医师通过《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及预防措施》的授课,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机制及如何有效的预防进行了阐述。国内乳腺癌治疗专家唐军副主任做了标题为《手术与乳腺癌上肢淋巴白血病水肿》的授课,对乳腺癌手术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相关因素的进行了讲解。中心护理部覃惠英主任就《高级护肝理实践对医疗体系的积极影响》进行了报告,深刻的探讨高级护理实践对医疗体系的影响,指出了未来护理学科的发展新方向。香港淋巴护理协会会长钟献满和副会长黄广合老师分别介绍了《下肢和上肢淋巴水肿的CDT治疗》、《疑难淋巴水肿的处理》、《疑难伤口的处理》、《静脉曲张的前因后果及治疗》,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了上肢、下肢淋巴水肿标准化治疗的最新技术,为广大临床护理人员指出了上肢、下肢淋巴水肿标准化治疗的崭新发展方向。广东省中医院总院乳腺科护长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黄丽梅就《淋巴水肿的诊断标准与分期》对淋巴水肿的诊断及分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护长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韩旎就《特殊淋巴水肿个案护理》进行汇报,对特殊案例及治疗的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心乳腺科护长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张丽娟就《淋巴水肿标准化治疗之中肿经验》进行汇报,详细介绍了淋巴水肿标准化治疗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情况及进展取得的成果。

 

  此外,乳腺科李娜护士长《淋巴水肿的标准化预防》,张慧珍主管护理师《绷带加压包扎的治疗》,乳腺科个案管理师张惠婷《个案管理模式在淋巴水肿中的运用》等,就加强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科学的预防及治疗护理 ,提高护理人员对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及治疗的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做出了精彩的报告。

 

  在实践操作上,由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张丽娟副主任护师,带领其团队成员:张慧珍主管护师,罗庆华护理师对学员分组进行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实践操作,并招募了数名深受其害的淋巴水肿患者为志愿者,手把手教会学员皮肤护理方法、上下肢徒手淋巴引流MLD方法、压力治疗方法、功能锻炼方法,并要求掌握CDT技术和并发症处理、病案书写、病案汇报,加深了学员们对淋巴水肿患者治疗及护理的感受,加强了学员的操作手法。
 

 
  本次课程的一大亮点是,学习班抓住各位专家同时在场的机会,招募数名临床志愿者均是患肢淋巴水肿的特殊疑难病例患者进行现场淋巴水肿治疗团队的会诊,不但使患者获得了一次千载难逢的会诊机会,同时学员也对疑难杂症的治疗有了一次清晰的学习。
  在此,要感谢广东省抗癌协会及医院领导对本次学习班的大力支持,感谢远道而来的专家倾情授课,感恩护理部的运筹帷幄,感谢科室领导的支持和护理团队精心的准备、无私的付出,以及学员老师们的厚爱和支持,期待下次再见,共同努力让淋巴水肿不再沉重!

  所谓众望所归,众志成城,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医疗保障越来越好,同时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的健康水平走上了一个新台阶,这对医疗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习班充分把握淋巴水肿标准化治疗进展的前沿动态,加强护理服务与临床治疗的紧密结合,促进护理学学科建设和护理专科人才培养,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同时经过为期两天的学习,学员们学有所成,对推广和发展淋巴水肿标准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同时为未来的护理事业做出贡献。
      

乳腺科 刘莉丽 刘琳妃 张惠婷 张慧珍 罗庆华报道         

 

分享

最新动态